学术成果

“房地产税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获“浦山奖”

发布日期:2020-07-10作者:点击:

近日,“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学术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度获奖论文名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房地产税研究课题组(马海涛教授和西拉丘斯大学侯一麟教授联袂担任课题组组长)成员张平、侯一麟在《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发表的论文《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归宿及再分配效应》荣获“浦山奖政策研究奖”(浦山奖相关信息可见网址:www.pushan.org.cn)。

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已被正式确认为教育部科技统计年报(人文社科类)非政府部门优秀成果,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世界经济、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与增长,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优秀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

浦山奖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担任主席,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暨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等国内知名经济学专家。

2018年度浦山奖于2018年1月开启征文。第一轮海选获得163篇候选作品;经过筛选,11篇论文入围终审。12月下旬终审候选论文作者在北京参加现场评审会并进行陈述和问答,最终评选出学术研究奖两篇,政策研究奖两篇,青年论文奖一篇。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房地产税研究课题组”成员张平、侯一麟的《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归宿及再分配效应》一文荣获浦山政策研究奖。

该论文在纳税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纳税能力的五个指标,建立了纳税能力指数模型。开征一个新税种,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的纳税能力和税负分布。在中国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居民能否交得起房地产税以及是不是愿意缴纳房地产税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个指数的基础上,论文利用公开数据,测算了不同省份和不同收入档次家庭对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差异,模拟测算出不同省份的差异化税率,计算在无减免和三种减免方案下(首套免除、人均面积免除和人均价值免除)房地产税的税负在不同收入层次家庭间的税负分布。论文继而以受益税为基础,模拟分析房地产税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时对不同家庭的再分配效应。

该文发现:不同的衡量指标对我国城镇居民房地产税的缴纳能力指数测度基本一致,而不同省份和家庭对房地产税的支付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房地产税设计时需要相应的社会政策。针对不同省份进行相应的差异化税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不同地区和家庭对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差异。在不同的税率设计和减免方案下,富裕群体均承担了大部分的房地产税税负。在人均价值减免方案下,房地产税的收入调节作用明显提高。从再分配效应的角度看,净福利为正和为负的家庭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净福利为正的家庭一般收入偏低、家庭成员较多,而拥有的住房套数和面积均较少;净福利为负的家庭的相关特征与此相反。

该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首先,不同家庭和区域的纳税能力差异进一步突出了房地产税的地方税特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实践与其他税种有所不同,需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进行充分地方化的制度设计。其次,房地产税的税负分布和再分配效应的测算均表明,房地产税调节收入(财富)差距的效应较强,在不同的税制要素设计方案下,富裕家庭都承担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税负担。最后,比较几个典型的减免方案,从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公平性考量,对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简化政策实施的难度等方面来看,按人均价值减免均要优于首套减免和按人均面积减免的方案。

“人均价值减免”是课题组成员侯一麟、任强、马海涛(2016)发表的“中国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大纲”提出的方案。该文的研究发现为“人均价值减免”方案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证据。